人物概要:
张立,男,汉族,年9月出生,年7月入党。现任湖北省京山市罗店镇马岭村党支部书记。当选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荆门市第八届、第九届人大常委。获得湖北省年最美退役军人荣誉。
张立虽然在马岭村出生,但年底参军入伍、年12月退役后不久就被安排到原京山县财政局罗店财政所工作,户口被迁走,离开农村。年1月,他应邀辞职回到马岭村二组,与另外8名“乡贤”一起出资数百万元资金建设家乡,经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使一个昔日道路泥泞、房屋破旧不堪、欠债近百万元的“空壳”村发生重大变化,如今已将其打造成了生态、宜居、宜业的美丽幸福村。
本是句玩笑话回乡一干就是近十年
马岭村位于湖北省京山市东部的丘陵地带,是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村集体曾经欠债多万元,是原京山县最穷的地方之一。该村人少地多,常年干旱,需要用泵站从当地的富水河提灌三至六级,才能解决夏季插秧用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饭中拌野菜,住的是破瓦房”,这是对马岭村当年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不少年轻人娶不到老婆,只好托人到四川、重庆、贵州等山区说媒,还有不少人倒插门,甘愿当“上门女婿”。该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户、人,版图面积只有3.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亩、旱地面积亩。
张立从部队退役回村后不久,就以优异成绩考入当地罗店财政所,吃上了让众多人羡慕的商品粮,端上了“铁饭碗”。他先后担任财政所预算会计、副所长、所长等职。一次因工作出差途中,司机为躲避违规车辆使汽车撞在一棵大树上,发生严重交通事故,造成2人重伤、3人轻伤。张立是重伤人员中的一位,两根肋骨骨折,内脏出血,险些丧命,结果脾脏被摘除,最后被评定为工伤5级伤残。年5月,他被调任京山县财政局预算外资金管理局任副局长。当时正好赶上房改,他在县城没有住房,只好花费8万多元购买了一套住宅,加上4万元的装修费共开销12万多元,把一家人多年的积蓄全部用尽。
年6月,张立的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中农业大学本、硕连读,每年需要1万元学费、生活费。他的妻子是位民办教师。两人的工资收入加起来供应儿子上学非常吃紧,儿子面临着辍学的危险。工作相对清闲的张立坐不住了。他决定外出打工挣钱,攒钱保障儿子上学经费之需。
与张立关系要好的一位朋友在北京做生意,多次邀请他去共谋发展。年6月,张立向工作单位领导请了一个月的假来到北京,到朋友开办的北京永泰源商贸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因他工作能力出色,一月到期后,朋友再三挽留不让离开。张立思索再三,只好向工作单位申请病休、辞去副局长职务,结果获得批准。
北京永泰源商贸公司当时正处于创业阶段,员工较少,张立既担任会计,还兼任公司主管,负责招商、运营管理、后勤管理等工作,什么事都干,成为多面手,表现出较强的管理能力。
年3月,张立借助北京奥运会策划营销,让该公司的布鞋销售额迅猛提升。因业绩突出,该公司股东会研究决定给予他10%的股份奖励,当年他除了工资收入外还有了一笔可观的分红。到第三年,北京永泰源商贸公司销售业绩直线上升,成为行业领头企业。
张立的强力营销,影响了在北京创业的老乡马志强、马爱国。他们常在一起谈论产品营销策略时,就会谈起家乡的现状与建设、发展。
马志强和马爱国于年下半年到北京做木地板踢脚线生意多年,每年有一笔不小的进项。每逢春节、清明节回乡探亲,看到破破烂烂的房屋、泥泞的道路、野草丛生的村庄,两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看着家乡衰败凋敝?
他俩从年就开始考虑将老家的旧房子改造一下,以防在外生意不好做时就回家生活,毕竟那里有自己的“乡愁”,况且生活成本要比大城市低得多。
那时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实际行动。年发生的一件事,使马志强下定决心要尽快改变老家的住房条件。这年正月初七、初八两天,他的女儿出嫁,各方客人来了多位。很不凑巧,多天的连绵阴雨,使村庄到处都是烂泥,只好就在自家房子前扯起一块油布遮雨,招待客人。从北京、上海、成都等外地来的客人千里迢迢开着小车前来祝贺,可车子下了国道,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行驶十分困难,车轮打滑,险些掉进稻田里。当时天气还很冷,因为没有地方休息,一些外地来的客人只好在自带的汽车中避寒。
这年8月份的一天下午,马志强和马爱国来到张立的办公室,谈了春节期间招待客人遇到的尴尬事,表示自己决心已定,要尽快翻修房屋盖别墅,改善居住条件。
“光你们两家盖别墅,周围邻居的房屋破破乱乱也不是个事呀!整体环境很重要。”张立说。
“那咋办呢?”马志强感到光自己和马爱国家建房也确实有些不妥。
“二组有不少人在外地做生意,都赚了不少钱,要建新房就联合大伙儿一块成规模地建。”“光建房还不行,还要解决水、电、路、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问题。否则,即使房子建起来了,仍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张立说。
“大家分布在全国各地,怎么好统一思想呢?”马爱国感到很疑惑。
“那好办,先电话联系,再约个时间具体商定。”张立说。
张立当即让马志强与本村在外地做生意比较成功的个体老板马秋生等6人取得联系,将他们3人商讨的意见告诉大家,得到积极响应。马志强提议请张立抽空起草个文字方案,有个依据,供大家见面讨论时用。
3人都很兴奋,一直谈到很晚才离开。
年10月,张立在北京经过充分酝酿后起草了一份《关于返乡建设马岭的初步设想》,首次提出了用企业化手段筹资、建设、管理新农村的发展理念,实行“村民股东化、居住集中化、养老福利化、管理公司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产业化”的建设模式。
年春节前,二组在外地做生意比较成功的人都陆续回马岭村过年,马志强召集大伙儿将张立起草的建设方案进行了认真讨论,觉得切实可行。他将讨论的情况向张立作了通报,邀请他抽空回一趟马岭村,将初步设想中的细节给大家讲解一下。
这年清明节前,二组的一些村民得知本组在外地做生意的能人要回来具体商定本组的新农村建设事宜,便到村口等候,看这些人是否讲信誉,按时回来。结果12人如期而归,张立也一起回到村里。
清明节的那天下午,二组48户村民中每家派一名代表,集中在一起开会,进行新农村建设动员。张立发言时说:“如果大家支持,我们就按照建设方案具体落实,力争3到5年内让二组的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建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晴天不飞灰、雨天不沾泥’,家家户户住楼房或别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那钱从哪里来呢?”一位村民发问。
“大伙儿出资入股,成立公司经营赚钱,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张立回答。
“我家拿不出钱怎么办?”另一位村民问。
“那就用你们家的土地入股。”张立道。
“承包的土地还能入股吗?”那位村民感到很惊讶。
“可以呀!土地的产权属于村集体,承包权是你的,经营权归公司,你入股分红。”张立解释道。
“这个办法挺好。”那位村民高兴得直点头。
经过大伙儿讨论,形成了4项决议: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用现金入股,数量不限,谁的股份最高,谁当董事长。村民承包的土地在自愿的基础上也可入股,每亩地折价1万元;成立马嘉领农业科贸有限公司,村民入股的资金和土地,实行公司化运营。前3年不分红,从第4年起按投资比例为股民分红,每年分红比例最低不低于投资额的5%、最高不高于投资额的10%;村民外出务工不阻拦,回家受欢迎。外出回来和在家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由科贸公司安排工作,工资报酬不低于周边地区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为了体现公正、公平,科贸公司每年可为每位村民调整3次工作岗位,村民离岗外出和回村务工中间需间隔3个月。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村民,由科贸公司负责集体养老,免费吃住;入股的村民房屋自己拆迁,由科贸公司投资建设单元式5层楼房或村民重新自建别墅,不论原自建房屋时间长短、面积大小、质量好坏、装修简单复杂,统一还建标准:拆一栋还一套,住房面积平方米,实行零公摊。
方案经反复讨论、修改,表决时获得一致通过,48户村民代表都签字画押。马志强对张立说:“您的组织能力最强,您回来担任公司总经理,具体负责经营管理最为合适。”
“行呐,如果你们能够筹到0万元资金,我就回来牵头干。”张立爽快地说。
事后多年,张立回忆,当时只是随口说了句玩笑话,因为自己估计在二组48户村民中筹集0万元资金的可能性很小。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句玩笑话,最终改变了二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一干就是近十年。
本组村民马秋生在成都做生意收益颇丰,带头出资入股万元,马志强入股90万元。另几名在外地做生意的人中马想生入股80万元,马爱国、马爱忠分别入股50万元,张立入股40万元,刘海清入股30万元,马延碧、马焕元各入股20万元。这9名“乡贤”共出资入股万元。9人大都姓马,被二组村民戏称为“九马还槽”。
在他们的带动下,全组村民积极响应,少则、1万、2万、3万、5万元,多则10万、20万元入股,除本组48户村民家家户户现金入股外,还有6个本组村民嫁出去的姑娘、4名毕业后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和10户外村村民也积极参与入股,64个股东很快筹集资金万元,加上48户村民中多到20亩、少则1.9亩共亩土地全部自愿入股,折算资金万元,共计1多万元。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立感到非常吃惊,没想到一个村民小组在较短时间内竟能筹集到1多万元资金。他毅然信守承诺,年1月正式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马岭村参与二组的新农村建设。
按照出资额数量多少,经董事会投票选举,马秋生当选马嘉领农业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志强担任公司总经理。大家一致推举有公职经历、为人忠厚、办事干练的张立为执行董事,常年驻村管理公司。其余8位董事,每年由2人轮流回村值班,每班2人,每次值守二周。并约定了前三年,9人不拿一分钱报酬,不报销一分钱差旅费。
一位叫马佑喜的村民说:“如果政府不出面,就凭你们几个人的能力若能把二组建设成新农村,我就把自己的脑壳砍下来给你们当凳坐。”
从二组到全村村庄面貌逐年发生变化
二组的新农村建设方案确定后,张立与马秋生、马志强找当地罗店镇政府领导汇报,本想取得他们的支持,将水、电、路、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由国家项目资金解决,但镇领导担心他们搞个半拉子工程放在那里不好收拾,所以迟迟不予表态。
“我们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表示,镇里不支持也不能气馁,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力争搞成功。”张立说。
马秋生带头拆掉自家的老房子,其他几位董事也跟着将自家的旧房子拆掉。其他村民们受到影响,不好再说什么,纷纷自觉按照合同约定把旧房子在一周内全部拆掉。
“当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帮贫不帮富,有些人的房子面积大、建筑时间不长,是吃了些小亏,但说清楚了,他们也心甘情愿地接受。”张立说。
村民张海涛、张泽元家的房子盖的时间都不长就要拆掉,实在有些心疼。特别是张泽元家花了10来万元建的新房子,还没开始装修呢,马上要拆掉,于心不忍。
有一天晚上,张立来到张泽元家,几句寒暄之后就单刀直入地说:“你家的房子也要尽快拆掉,不能拖了全组的后腿。”
“才盖的房子说拆就拆掉,实在可惜。”张泽元说。
“你确实有些吃亏,但明白人吃个明白亏吧!因为政策是大伙儿共同讨论制定的,我们也不能随意乱开口子。”张立诚恳地说。
“我家的房子不拆不行吗?盖这栋房子时代价太大了,马年武摔伤一事至今还未处理好,一家人都很闹心。”张泽元的情绪顿时变得有些不好。
“房子肯定要拆,不要因为你一家,耽误了整个组的进程。”张立停顿了一会继续说道,“马年武摔伤一事,我们来帮你处理,前提是你家的房子必须按期拆除。”
“那好,只要这件事处理好了,我们一家就谢天谢地。”张泽元很高兴地说。
张立站起来握着张泽元的手说:“我们都一言为定。”
马年武是科贸公司董事长马秋生的三叔。此人的老伴早已去世,两个孩子都在外地打工,因帮助张泽元建房时不慎摔成重伤,造成生活不能自理。第二天上午,张立同马秋生前去看望他,承诺待老年人休养所建成后将他安置到此处休养。后经张立多次耐心调解,让张泽元支付了一笔不高的费用后了结了此事,让他感激不已。
48户村民旧房拆迁在一周内按期完成,没有出现任何矛盾纠纷。
这年4月18日上午,马岭村二组新农村建设在一阵鞭炮声中拉开序幕。
这天很凑巧,京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刘伯勇到罗店镇检查国土资源保护情况,当听到附近村庄响彻的鞭炮声后感到很纳闷,便问道:“今天非年非节,放这么多的鞭炮是何缘故?”
“是马岭村9名在外做生意的‘乡贤’出资,回来帮助二组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今天举行开工仪式。”罗店镇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杨成波介绍。
“走,咱们去看看。”刘伯勇说。
刘局长感到很惊奇,便来到马岭村二组新农村建设施工现场看个究竟,详细了解了相关情况后颇受感动,当场表态将1万亩国土资源整理项目放在马岭村,包含周边几个村,帮助解决该村二组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配套问题。
投资近万元,一座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有60个单间的老年休养所于年4月18日动工兴建,年5月竣工后投入使用。
“现有二组55名60岁以上老人在休养所居住,吃住都是免费的。科贸公司每年拨出25万元专项经费给休养所开支。”张立说。
二组村民闵女子今年已80岁,曾在原生产队当过妇女队长。提起现在的生活,老人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张书记真是个福星,让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我做梦都没想到,老了还能过上这样好的幸福生活。”老人介绍说,他家共有6个子女,儿子在北京做生意,5个女儿都已出嫁,老伴在年就去世了。以前住的房子歪歪倒倒的,不成样子。
年5月,闵女子成为第一批入住老年休养所的老人。每个老人入住带有卫生间的房间有30平方米,配备有沙发、电视、热水器。村里聘请了3名工作人员对入住的老人进行全天候服务。入住老人的食宿统一安排,基本医疗费用统一负担,一人一份商业保险统一购买。还集中组织休养老人开展文体活动、健身操培训,开放棋牌娱乐场所;集中开展志愿者联谊活动,在端午、中秋、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联系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文艺表演、健康体检、节日祝福、心理疏导等服务;集中引导亲情交流,建立QQ视频交流平台,定期联系在外务工子女与老人视频,让老人安心,子女放心。
“我常年在外做生意,没有时间、精力照顾年岁已高的母亲,经常提心吊胆,生怕她在家出个什么事。土地荒在那里没人耕种,杂草丛生。这下好了,用全家人所承包的土地入股,不仅每年有了固定的红利收入,最关键的是解决了母亲养老问题,使她能安享晚年,我这个做儿子的在外面创业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闵女子老人的儿子马志强说。
张立让其在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工作的弟弟请武汉大学学习规划设计的学生帮忙,免费对马岭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
也是在年4月18日这天,二组村民住宅同时开工建设,利用48户村民拆迁房屋所腾出的96亩土地,两栋5层4个单元、40套单元式村民住宅动工兴建。首先将污水管网全部埋入地下,还投资97万元建成日处理吨、20吨的污水处理池各一个,供电、供水、闭路电视、电信、绿化等基础设施跟进配套。这年底,二组村民两栋单元式住宅楼及22套别墅式住宅建设竣工。
年春节前,二组村民喜气洋洋地搬进新居过年,大家兴高采烈地放鞭炮庆祝,有不少家庭还邀请亲朋好友前来体验。
“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在本村能够住上与城里人一样,如厕、洗澡都能在自家解决的幸福生活。”村民马生福说。
这年6月,湖北省信息中心抽调得力人员组成专题调研小组,到马岭村进行调查研究后撰写了一期《参阅件》,充分肯定了“村民股东化、居住集中化、养老福利化、管理公司化、经营集约化”的马岭模式,引起了各级领导的